红色革命旧址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纪念地

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等军团领导在桑植县刘家坪干田坝召开长征动员大会,会后,军团司令部,政治部,工作团、红二军第四师、第五师于当晚出发长征,红六军团第16、17两师及县城红军大学生在肖克等领导下,亦于当晚分别从瑞塔埔和县城出发挥师北上。

1985年11月19日,桑植县政府在刘家坪奠基修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纪念碑”,1986年11月19日竣工。纪念地有陈列室一栋,占地200平方米,园林式建筑,附近有两个琉璃瓦盖水泥结构亭阁。碑高21米,碑座四周是“出发长征”、“胜利会师”等四块大型石板浮雕;碑身正面精嵌国家副主席王震的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

芭茅溪旧址

芭茅溪位于桑植县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这里山峦重叠,澧水穿流,形成一条10公里的峡谷长廊,是通往湖北、四川等省的必经之地。1915年,统治者在芭茅溪每百斤盐纳税14块大洋(银元),实行“见三抽一”。盐税局长姓李,手下12人,12条枪。是时,贺龙受孙中山、蔡锷“反袁护国”思想影响,参加中华革命党,并开始筹划拉武装,响应“护国”运动。

此前贺龙因从事“挑脚”、“赶骡子”、做盐生意,经常自芭茅溪经过,身受盐税局盘剥,恨之入骨。1916年3月17日,贺龙秘密串连21个农民兄弟, 趁夜赶到芭茅溪,用菜刀等武器砍死敌人,缴获所有枪支,活捉伪局长。兹后,宣布成立“反袁护国独立营”,公开树起“反袁护国”旗帜。4月中旬与大庸同盟会部队汇合,从此走上护国救民道路。这就是“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1979年,芭茅溪盐税局旧址定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农民协会旧址

1927年4月,桑植县成立农民协会,由王荫兰、 陈侠南等人组成。同时由陈月英、祝英等人组织县妇女协会。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桑植县农民协会成立时设在郁龙章家,后迁至刘爷庙,即今县人民银行对面,现旧址尚存。1979年定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桑植县人民政府院内,原系孔庙,至今房屋保存完好。1962年至1979年,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至1935年贺龙先后率领工农革命军红四军、红二军团、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转战8次,曾五次占领桑植县城,两次建立县苏维埃政府和三次组成中共桑植县委。1928年3月下旬,工农革命军进占桑植县城, 组成党的第一届桑植县委,并着手建立革命政权。4月初,敌43军龙毓仁族侵占县城和洪家关一带,工农革命军撤至桑(植)鹤(峰)边界。1929年5月上旬,贺龙红四军再次攻占县城, 建立桑植县苏维埃政府,并相继建立工农两会,发动群众打土豪劣绅。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组织赤卫队,协助红四军先后粉碎周寒之、向子云匪旅连续进犯,共消灭敌军3000余人。

六县联合政府旧址

六县联合政府旧址位于桑植县城75公里白竹坪,与湖北鹤峰相邻。

1930年2月,贺龙率红四军东下洪湖,与周逸群领导的红六军会师, 组成红二军团。红四军走后,敌人疯狂报复,围剿根据地。为加强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湘鄂西组成鹤峰中心县委,领导湘鄂边斗争。1931年5月1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唐赤英主持召开鄂边分特委扩大会议,决定将分特委改为湘鄂边特委。会后,特委将桑植、五峰石门、鹤峰等县合并,成立联合政府。时年秋,敌人对我各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围剿”,联合政府由鹤峰县五里坪转移到桑植白竹坪,并成立桑植、鹤峰、王峰、长阳、石门、慈利六县联合政府。接着建立县、区、乡各级政府,以及职工会,贫农会妇女会、童子军、反帝大同盟等群众团体。1932年1月, 六县联合政府迁至湖北割耳台。1962年和1979年,自治州人民政府两次公布桑植白竹坪六县联合政府旧址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