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山
大寨山,又称大山监山。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东南部大寨村西,海拔494.8米,为平阴境内最高峰。此山因山势陡峭,只有东南北三个寨门,可以上下。山上有奶奶庙、刘公墓等古迹。该山重峦叠嶂,横列如屏,异常壮观。山上时有白云蓊郁而起,春夏秋冬,云态各异,渺渺烟霞,千姿百态,缥缈神奇。漫山林木繁茂,百草丛生,幽深葱郁。山上怪石嶙峋,巨岩嵯峨,险要峻峭。山顶两峰南北对峙,壁立如削,中有石梁相连,人称“天门观”。山峰景观众多,主要有透风崖、锦屏崖、天乳泉、劈雷洞、宝泉、大黄牛、透米缝、扪心桥等。于慎行游大寨山留诗赞曰:“美尽东南第一峰,神工削出玉芙蓉。天门阁道金银晃,王母瑶台紫翠封。雷雨千岩声自起,龙蛇万壑势相从。探奇忽动凭虚相,安得仙人碧玉筇”。
以“奇、秀、险”为特色的大寨山名不虚传,漫山遍野的树林装点着形态各异的山峰,真如仙境一般。一处处景观,引起游人的阵阵惊呼和赞叹。北峰一侧透风崖、锦屏崖甚为壮美。透风崖,两壁矗立,高约20米,中间缝隙1米余,从一侧看去,仅见一线蓝天。山风吹来,呜呜作响,似虎啸,让人毛骨悚然。赤日炎炎的盛夏,站立石缝之中,仍可感到冷风嗖嗖,寒气袭身。若遇阴雨天,云雾从缝隙穿过,如海浪,似奔马,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此处形成一独特景观,名“山监 山出云”,为古东阿八景之一。天要下雨时的早晨,从峰顶深洞中升出雾气,围绕山顶形成白云。当地流传:“大寨山戴帽,大雨来到”。北山峰北侧,有一块高约10余米、宽约10余米的光滑石壁,称为锦屏崖,又叫滴水崖。水从石缝中渗出,顺壁而下,远看似镜,近听滴水有声,阳光朗照,五彩缤纷。更使人惊奇的是崖下凹进数米,上顶凸出如巨乳,水从巨乳滴下,称为“天乳泉”。
绕下北大顶,沿峭壁下小道北行,陡峭的石壁上千奇百怪的钟乳石随处可见,有的如云朵,有的似奔马,有的如群龙出海,有的似猛虎下山,像形石比比皆是,栩栩如生,奇形怪状任你暇想。最奇的是在峭壁近北端的石壁下,有一凸出的钟乳石,似一头雄健的大牛拉着一车彩云从石壁中出来,这便是群众说的“大黄牛”,是大寨山的一景。看了“大黄牛”,绕峭壁东行,在向南转弯处,只见这峭壁裂开了一条缝。这条石缝宽窄仅能容身,从下面向上看似不通连,这是因为石缝在3米以上拐了两个90°的弯。爬上这两个弯,即可由此登上北大顶。此处险绝异常,鲜有人能上下,但又确有人能上下。为了说明其窄险故名“透米缝”。过了透米缝,就到了大寨山的东侧。东侧是大寨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的地方。这里仍是一边峭壁陡立,直插云天;一边林海茫茫,景象万千。在这雄奇险峻、清静幽新的山崖下,散落着劈雷洞(又叫鹁鸽洞)、宝泉、奶奶庙、睡奶奶洞、刘公墓、拱泉等景点。
劈雷洞位于大寨山扪心桥东侧的山崖下,洞口位于高出崖下小路约3米的石崖上,洞口东向。有三块巨大的岩石与两侧的悬崖似分又合,在大部分离的情况下,又有一处相连,形成了环形洞口,十分壮观。洞不深,但奇高,站在洞内仰望,可见一线蓝天,上口可与天齐。洞内石壁上有不少溶洞,又加上石壁凹凸不齐,夜晚常有鹁鸽等山鸟宿栖,所以又叫鹁鸽洞。六七十年代,夜晚常有人进洞捉鸟,他们在洞内点燃柴草,再大声叫喊,惊起鹁鸽向火扑来,有时,一次能捉几十只鹁鸽。如今点火捉鸟的事早已绝迹,这里仍是鸟儿宿栖的家园。
劈雷洞北不远处,就是宝泉。宝泉位于山崖下高出路面3米多的石崖上,泉池不大,系自然形成。泉水清沏,虽不见喷涌,但长年不竭,所以人们叫它宝泉。泉池南侧,绿树丛生,生长十分茂盛。宝泉北不远,就是大寨山最有名的人文景观奶奶庙了。奶奶庙,坐西向东,西依山崖,东部把山坡筑成了平台。奶奶庙是供奉太山老奶奶的三妹妹的地方。传说泰山老奶奶姊妹三个,老大在泰山,老二在东阿镇的少岱山,老三在大寨山。各保佑一方生民,享受一方香火。奶奶庙从碑文上看又叫升月庵。因受地形限制,规模不大,属于那种小巧玲珑的建筑,在东西约15米、南北20米的庙院内,建有正殿三间,料石砌垒,拱门方窗。南北侧各有配房三间,为二层建筑。庵西北的山崖下,有一进深约两米、宽约1.5米的斜扇形山洞,洞内原有一尊卧姿菩萨,人称睡奶奶。庵院内有石碑6通,从清康熙到光绪,记载了历年对庵堂的重建与维修经过。
奶奶庙北为刘公墓。刘公墓位于扪心桥北端东侧的悬崖下,坐西向东,南北长约30米,东西约10米,在沿道西侧,上32级台阶,即可见在几十米高的石壁上刻有“刘公墓”三个大字,十分醒目。这碑文因刻在高大的石壁上,又称天下第一碑。碑前的平地上现存三个坟墓,埋葬何人已难以考究。刘公是何人?经调查,刘公的孙子是大寨人,20世纪五十年代为村内农民,以此推算,刘公应为清末人。传说:刘公一辈子为人看风水,在当时有一定的财势。临老给自己看了这处墓地,在施工中,他日夜监视,不敢擅离。有一天,造墓的人在挖墓穴。中午,他口渴的难受,他忍了再忍,实在忍不住了,就到宝泉去饮水。造墓的人继续开挖,在挖起一块石板后,见下面有一池清水,水中有两条小蛇,造墓人挥镐打死一条,另一条凌空飞去,飞到墓东的山峪中,冲出一洼泉水,即拱泉。至今,墓东山峪中仍有拱泉。刘公回来后,见到这个场面,自知不配享用,只好任其自然。可死后仍葬在了这里,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刘公墓。
南峰一侧,峭壁奇险,气势雄伟。在此游客到处都能看到奇峰怪石。其中有一段通向峰顶的石崖,蜿蜒曲折,犬牙交错,长约50余米,顶宽约2米,其最窄处不足1米,两侧皆几十米深的悬崖,俯视不可见底。人行其上,心惊胆战,为攀登大寨山之最险绝处。相传心地不善者难以通过,故人称此处为“扪心桥”。明万历年间,于慎行在此通过时,遂写下“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刻于岩顶。历经400余年风雨剥蚀,字迹至今显明可见。身在此处,真是下看也怕,旁顾也惊,越是害怕越是舍不得那美景,可算是体味到了刺激所带来的快感。扪心桥景色怪异,如遇阴雨天气,此处一侧云雾迷蒙,将一切景物隐去;另侧则一草一木一石,清晰可见。从扪心桥登到峰顶,放眼四野,气象万千。西南远眺,东平湖似明镜,黄河如玉带,挂在青葱翠峰间;举目东望,群山逶迤,如涛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