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位于宜兴市西南22公里的盂峰山中,是个古老的石灰岩溶洞,据称发现于春秋时代。它景色绮丽,雄伟壮观,有“江南第一古迹”之称。相传中国道教创始人汉代的张道陵和唐代的张果老(八仙之一),都曾相继在此隐居修行,因而得名。
张公洞奇异天成,奥妙繁复,迂回曲折,洞中有洞。尤为奇异的是,在炎热的夏天,洞中可有冬季的严寒和春秋的暖煦,可谓“山外方一日,洞中已一年”。
张公洞分上、下两部分。一般游览从下洞进,天洞出。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先暗后明。全洞面积3000多平方米,游程约1000米;上上下下有人工做成的1500多个石阶,犹如从海底宫殿逐级登天的云梯。
一进下洞口,就是宽广豁达、可容数千人的海屋大场。左面洞底幽暗,犹如深不可测的海底。仰望穹顶,如高山屋脊,气势磅礴。四周怪石嶙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天然构成各种奇特的景物。
从海屋大场左侧进袖管洞,转过三层楼,就到了海王厅。海王厅像一个非常高大海底龙宫,两边是对称的石阶,大厅中央悬挂着一对垂岩构成的宫灯,富丽堂皇。穹顶上云雾缭绕,奇岩怪石,五光十色。两株古老的石松,傲然挺拔,宛如龙宫庭柱。石松下,一头雄狮张大嘴巴,仰首翘尾。在海王厅地平中央,由溶岩滴水积聚而成的水池中,可见洞口与蓝天相接的倒影,形成了绝妙的“洞中蓝天”。海王厅左侧是一个进出口并排的小洞,洞内有清澈见底的泉水,称水洞。在洞底可以“坐井观天”。出口则见云雾中一座天桥横空而架。攀上弯曲陡峭的云梯,有蛤蟆嘴、大蘑菇、鲤鱼戏水,万福来朝等景物。
继而又到地道洞,洞内高起伏,时而弯腰低头,时而侧身前进。中心岩顶有一幅象棋盘,故又叫棋盘洞。洞中复有洞中洞。洞中洞在海王厅右侧。盘上旋下,左曲右弯,仿佛九曲回肠,又名盘肠洞。过了狭窄的羊肠小道,抬头远看,一缕自然光反射进洞内,叫“一线曙光”。
迎着曙光环绕而上,到有两个并排进口的旱鼻洞;旱鼻洞盘旋而上到七窍洞。七窍洞7个洞口通向一个中心。出了七窍洞,有三路云梯穿过大璎珞门通往朝天洞口―――盂口。盂口的磐石上镌刻着元代杨维桢所题“海内奇观”四个遒劲的大字。回顾洞内,钟乳叠嶂,云雾缭绕,深邃的洞底隐约可见。
走出朝天洞口,即登上了盂峰山顶。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起伏,绵延不绝。竹海、茶园、陶都丁山把古城宜兴装点得分外壮丽。向东浩渺的太湖与天际相接,天波潋滟,鱼帆点点。这便是张公洞的最后一景――琼崖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