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渎


泰伯渎简称伯渎,又称伯渎河、伯渎港,位于无锡东南。3000多年前前的商末,周人古公禀父之长子泰伯(太伯)与弟仲雍从陕西岐山来到江南梅里(今无锡梅村一带),自号“勾吴”,有“千余家”百姓归之。他传授农业耕作技术,并开凿河道,以利灌溉农田和便于水上运输,该河道由此命名泰伯渎。《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简开泰伯渎。竣工后被称之为孟渎,历代相传仍称伯渎。宋代《寰宇记》记载:“泰伯渎西带官河,东连范蠡渎,淤塞年深,粗分崖岩。

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大开漕运,长八十七里,水旱无虞,百姓利之。”南宋咸淳《毗陵志》转引《寰宇记》云:“渎乃泰伯所开”,今本《寰宇记》无此语。清《梅里志》记载:“民间有口,但闻伯渎,未闻孟渎也”。

泰伯渎全长24公里,河底宽6米,水深1.4米。据新编《无锡县志》地图所示,泰伯渎可分两段:一段自无锡市南门清名桥京杭运河分支东行,经市郊南站乡和坊前乡、梅村镇,到鸿声镇鸿锋桥,称伯渎港,张塘河在此接伯渎港经荡口入鹅真荡;一段由鸿锋桥再经鸿声、后宅,至荡口,称伯渎河。

由于这条河流的开通,开发了两岸经济,哺育了这一带的人民,对无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