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故居
刘熙载故居,位于兴化府前街西首,清代文艺评论家刘熙载(1813-1881)曾生活居住过的地方。现有坐西朝东门楼,坐北朝南前堂后屋。家居式穿堂、天井、古桐书屋等建筑。正堂屋悬咸丰皇帝御书“性静情逸”匾额。室内陈设古朴典雅。并陈列刘熙载所著《概论》、《四音定切》、《说文双声》等文物资料。刘熙载在兴化诸多历史名人中,其学问可称是最为浩博而精深者。对此,近人尝概言其要,云其“博学而多能,于六经子史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又治音韵、算学,卓有成绩,于文艺各门,博综约取,尤多建树。”
《艺概》一书,于论者之“性质特征,体制流变,创作规律,鉴赏方法”无不涉及。且充分体现出丰富的艺术辨证思想和美学审视的对应范畴,从而确定了他在中国学术和古典文艺批评以及传统美学等方面的独特地位。意蕴富厚的宝贵遗产,已越来越多的为世人所重视,成为有关专家、学者不断开掘、探索的矿藏。他有两处故居。
一处是今已移位而座落在府前街北侧一巷口的“刘熙载故居”;从大门曲折而入即见一座北朝南宽敞明亮的客厅,客厅西为一小隔间,再西有一小门,进内则是刘熙载的读书之处古桐书屋,身入其间,恍如隔世。一方小小的天井,有树木,有花草,上见密叶巢莺,下听好鸟啼花,这种曲径通出,花香室雅之处,可以想见刘熙载当年的“性静情逸”之致。
另一处是在原城隍庙,即今宝严寺东巷西侧一水井旁边。刘熙载先世为阜宁县人,乃翁早逝,幼而失怙,出于生计所迫,遂由其母携至兴化,与尚健在的外祖母朝夕为伴,相依为命。刘熙载深知祖、母抚孤艰辛,乃焚膏继晷,刻苦攻读,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而中进士。刘熙载享有皇家俸禄以后,便购房一处,即后之名为古桐书屋者所在地,置老母及家小于其中。同治三年(1864)督学广东,未满任乞归以后及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十四年因中风返兴,均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