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南京),改名应天府。1357年采用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下令修筑应天府城,并于1368年在此建都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明代南京都城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完工于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十二月,历时二十年零四个月,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时期。明朝建造的南京都城,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墙。现存的南京城墙,即是明代的第三圈城墙——京城,它东傍钟山,南凭秦淮,西据石头(即清凉山、石头城),北控后湖(即玄武湖),不仅包容了孙吴的石头城、六朝建康都城、南唐金陵府城,而且将南唐都城之外北面的狮子山、鸡笼山、覆舟山、富贵山、马鞍山等诸山,统统圈入城内,形成了三大功能区,即城东部新建的皇城区、城中部和南部原来的居民区及商业区以及城西北部扩展的军事区。

南京城墙长达33.676公里,高度一般在14—21米之间,最高处达25米;顶部宽度7—12米,城基宽度10—18米不等。沿城有垛口(雉堞)13616个,高棚(堡垒)200座,均为御敌之用。明初建城时,共开城门十三座,即正阳门(今光华门,原有门券一道,月城一座)、通济门(原有四券四道)、聚宝门(今中华门,有门券四道)、三山门(今水西门,原有门券四道,右边水关一座)、石城门(今汉西门,有门券二道)、清江门(今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城下原有水洞二座)、钟阜门、盆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有门券二道)、太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城下原有水关一座)。

《儒林外史》记载“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了京城十三座城门的顺序。清朝末年开辟了草场门以后,又陆续于1909年开丰润门(今玄武门),1921年开海陵门(今挹江门),1926年开雨花门,1929年开武定门,1931年开汉中门和新民门,1933年开中央门,1952年开解放门,共计增开九门。但现存的明代城门只有聚宝门、石城门、神策门、朝阳门(重修过)和清凉门等五座。清末以后新开的城门,也只存玄武门、挹江门、解放门及1991年新开的集庆门等四座。

南京城墙的墙身结构分为墙基、墙身、雉堞三个层次。大部分城墙都先用长1米左右、宽0.7米、厚0.3米的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作基础,上面再用规整统一的巨砖(一般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许多重要地段则内外两壁从顶到底全部用大块条石砌筑,或两壁用条石砌筑,中间全用砖砌。整个墙体取梯形堆砌,下宽上窄,以保持平衡稳定;城砖砌筑每层犬牙状接榫相咬,增加内部拉力;城墙基础底部,一般深入地面以下2—5米,底脚宽于城墙1—2米,以保证城墙基牢固。

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系用石灰、糯米汁(或高果汁)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力很强,保持墙身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堞,并安置石刻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墙基部分间隔设置排水洞,以排除城墙内侧的积水。

为确保都城安全,在秦淮河出入城墙处,各建水门一座,每座三道闸门,前后两道是水闸,中间是固定式铁栅,即今秦淮河南段的东水关和西水关。为减轻城墙跨河自重,东水关设有三十三座拱券,共分三层,中上二层似城门洞,下层流水,其中孔可以通船,设计结构科学。此外,在玄武湖水入城处设武庙闸和太平门闸,前湖水入城处设半山园闸,琵琶湖水入城处设琵琶闸,东南护城河水入城处设铜心管闸,各闸均安置铜管或铜棂,能进水而不能进人,设计十分巧妙。

十三座城门上都建有敌楼,并设木城门、千斤闸各一道,以资防守。重要位置的城门,还增设道数不等的瓮城,聚宝、通济、三山三门各增三道瓮城,石城门增两道瓮城。朝阳门及神策门各增一道瓮城。现存瓮城的只有南京城墙的南门即中华门(聚宝门),在所有城门中最为坚固。城堡东西宽118.57米,南北进深128米,高20.45米,总面积达15163平方米。城堡有一道主城,三道瓮城,共设四道城门和四道千斤闸,城内有两条蹬道和一条马道。城堡内侧共有27个藏兵洞,战时可藏兵3000人以上。城堡顶部原建有重檐庑殿顶的敌楼一座,可供隙望,惜于1937年底被侵华日军的炮火摧毁。

南京城墙所用巨砖,数量极大,质量又高。明王朝动员了南京工部、京师驻军三卫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五省的33个府、9个州、148个县及5个镇负责烧制,由水路运到南京。为了便于检查质量,明王朝还规定城砖上必须打印有造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有的还印上制作的年月日,一当发现烧制的城砖有质量问题,则立即追究责任,直至严加惩处。所以城砖质量都很好,至今扣之清脆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