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寺
大宝寺是迪庆境内较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15公里处一座小山峦上。寺名藏语称“乃钦吉哇仁昂”,意为“五佛圣地”。此寺原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寺院,清康熙时被强令改宗格鲁派,划为松赞林寺属寺。远远近近、四面八方的香客把这里当烧香拜佛的圣地,这个圣地所蕴含的宗教意味和秀美清幽的自然环境使香客神牵魂绕。
大宝寺的寺名因大宝法王亲自选址修建而得,建寺时间为明永乐年间。关于寺源,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大宝寺,在甸之东山后,离城三十里,建自明时,由来久矣。无碑碣可纪,仅就僧传:有西藏大宝法王住藏,慧眼所观,见外地有一名山,上坐菩萨五位,金光照体,祥云护身,未有寺院护持。
欲往外地寻访,建一大寺,未得其人。傍有护法愿随驾同行,变作神羊一只。来至中甸,地名洛对。见其山形稍与眼中所见相符,意欲建寺。神羊咆哮而起,不肯住居。又往南方而去。寻至小中甸坝,有一土城,上有高山一座,亦与眼中所见相符,又欲住止,神羊仍不肯居。
寻访日久,未得其地,携羊往西藏。回至龙笼地界,羊不欲往,向东而啸。大宝法王因揣其意,又往东寻。行至数十里,有坦平小坝,傍居荒村,村后有高山一座。行至此山,神羊角上忽放金光,神羊咆哮掘蹄,掇出金牛一只。大宝法王即坐住此山。遍视山景,隐然五位菩萨,又为现像——金牛存为古迹。因在此山修建大寺一院,悠一夜之间,五位法身金像俱全,寺院完备。忽然飞来观音一尊。后考其迹,乃来自西藏,现敬寺中。功成圆满,大宝法王随即坐化,羊亦脱化为护法。护法殿后,神羊刨出一井,名为“流金泉”,其水清洁,绕出寺门。
寺景清幽,出门静镇,上有百八种树木丛杂而生,下有三十里水泉双流合抱:一则逆转而出,一则顺流而下,围绕山脚。其水流之音,恍如有蛮经中佛号之声,亦奇景也……。”到了民国时期,已有碑记释文,说明大宝寺的佛旨佛意在民间已根深蒂固。
在大宝寺改宗格鲁派、成为松赞林寺属寺以前,噶玛噶举派高僧都曾到此修炼,大宝寺由此闻名于康藏地区。人们将大宝寺所居之山下左侧的水视为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水,将山下右侧的水视为文殊菩萨的智慧咒泉,所以以饮此泉水、用泉水洗眼为幸。改宗黄教并成为松赞林寺寺属念经堂后,供奉了藏传佛教各派的本尊佛像,每年由松赞林寺派僧侣2人看守。在清朝、民国时期经历过劫难而又两度重建的大宝寺,在“文革”中又遭拆毁。1984年,政府拨资重建,仍由松赞林寺派僧人管理。香客们也恢复了往大宝寺烧香拜佛的活动。
如今的大宝寺,已有公路直达,成为许多人朝圣和游览的理想园地。寺院建筑并不宏伟,仅为一个小小的庙宇,且显得有些空落。但其所在的小山,却因这小寺的存在而充满了神圣的意蕴。一片松林环绕着大宝寺,松树树身和枝条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经幡。松林中还有一些寺院和香客特意放生的羊。山脚下是淙淙清溪、青青草地,还有一个长约2公里的巨型玛尼石堆。玛尼石上所携刻的,是精美的佛像和藏传佛教八宝图,还有各种经文,值得探寻研究。两条环绕的清溪即为传说中的文殊菩萨智慧咒泉和观音菩萨六字真言水。到此烧香拜佛和游览的人都以溪水润眼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