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风景区
医巫闾山雄峻多姿,山奇水秀,是阴山山脉余脉,屹立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山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纵长四十五公里,横宽十四公里,面积为六百三十平方公里。有名峰五十余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山、无虑山、扶犁山、医无虑山、六山等,今简称闾山。文献记载,医巫闾山是舜封全国十二大名山之一,又是中国“五岳五镇”中最北的镇山之一。《全辽志》记载:“山以医巫闾山为灵秀之最”,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之首。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以其特有的姿质屹立在东北一方。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曾对闾山抒发情怀“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历代帝王多视闾山为风水宝地,加封进爵。辽代,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狩猎、祭山、祭祖。这里埋葬着辽的三代皇帝和几十位皇妃,二十几位大臣,其中有皇太后萧燕燕、贤臣韩德让等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闾山成了辽代帝王的生命之山。明代帝王名臣都称道闾山可与泰山、华山一并称雄。
清代对闾山更加尊崇倍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五帝先后十几次来闾山祭祀揽胜,留下御制诗文五十余首,特别是乾隆帝四来北镇、三登闾山,填词作赋,名垂青史。从北魏文成帝开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庆典,都来闾山告祭。隋开皇十四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祖。唐天宝十年封为广宁公,宋、辽、金、皆封为广宁王,元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改封为“医巫闾山之神”,清代沿用此神号。“医巫闾山之神”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地坛公园陈列馆内,扬名四海。
医巫闾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大自然化育的奇伟山体、峰峦和着林海、果园,构成了一副副自然奇景,一座座古刹殿堂、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组成了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显示了医巫闾山独特神韵。
1986年闾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首批建立的、国务院第一批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医巫闾山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跻身于全国风景名胜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