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境内。这段长城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代,属于明代蓟镇长城的东段部分。《临榆县志》记载:“(明)景帝景泰元年(1450),提督东京军务右佥都御史邹来修喜峰迤东至一片石各关城池。”修城时因在著名的九江河河床上铺就了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故称一片石关。又因横跨九江河并筑有9座泄水城门,在城门之上建起巨大的水上城桥,而得名九门口。它雄居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北1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历史上被称作“京东首关”。北有群峰屏列,南倚角山之阴,九江河、响水河汇合于此,万里长城枕山跨水蜿蜒北上。水上长城全长1704米,城桥长97.4米。9座水门各宽5米,拱顶高7米。建有敌楼4座,围城2座。其建筑形式和军事防御设施为万里长城中罕见,更因其跨河而建成为万里长城之一绝。明代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在考察九门口防务时曾写诗一首:
山分一片石,水合九门口。
大壑开双阙,孤亭①压五环②。
倦飞怜弱羽,蹇步爱孱颜。
枕漱饶生事,高风不可攀。
九门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李自成部将唐通与吴三桂及清兵大战于一片石,矢飞箭雨,血流成河。大顺政权由此而转入衰落。1929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中,张学良派郭松龄由九门口攻入关内,包围山海关直军,导致直军败北。1945年8月29日,冀热辽八路军东进支队在司令员曾克林率领下从九门口出关,接管东北失地
历史上的九门口长城,经过几百年的风剥雨蚀,大部分已经倒塌。1986年以后,绥中县对九门口水上长城进行了多次整修。投资600多万元的九江河上游截潜和一片石古战场修复工程,再现了“城在水上行,水在城下流”的壮丽景观。2003年11月,九门口水上长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填补了东北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成为了关外第一县——绥中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注:①烽火台。九门口长城外侧高山顶部有烽火台一座,居高临下。②形容九门口关城形势。九门口关城有东西北三城,城桥两端各有一座小围城,合而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