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断桥
位于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之间的鸭绿江上,横卧着的两座大铁桥,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为上桥和下桥,这就是人所共知的中朝友谊桥和断桥。
下桥是1909年(清宣统元年)5月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将安奉线(丹东—沈阳)临时轻便窄轨军用铁路改成永久性商业铁路的同时,在鸭绿江上所建的第一座铁路桥。整个工程使役中朝两国劳工51万人次,于1911年(宣统三年)10月建成,桥长941.83米,宽11米,12孔,曲弦式下构钢梁,其中以9号桥墩为轴上架旋式钢梁,每日定时开放,供过往大型船只通过时使用,该桥建成后,安奉线同朝鲜铁路接轨,形成了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一条运输线。1943年上桥建成后该桥改为公路桥,桥中间是大车道,两边是人行道。左侧为去朝鲜的通道,右侧是来中国的通道。
上桥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日本侵略者修建安奉复线铁路时,由当时的日本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建设株式会社联合在下桥的上游100米处按300年频率设计修建的,于1943年4月通车。桥长946米,共12孔。朝方6孔是平弦连续桥梁,中方6孔为吊弦连续桥梁式复线铁路桥,可同时行驶上下行一对列车。大桥通车后,成为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中国资源的主要通道。抗战胜利后,大桥由当时的苏联红军接管。1947年6月,苏军撤离朝鲜时,将江桥分别移交给中朝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1年1月上桥把复线铁路拆去一股改成公路,变成铁路、公路两用桥。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鸭绿江大桥和其它桥一起共同承担起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持前线的运输任务。首批志愿军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奔赴前线。战争期间,大批作战物资、武器装备也都是通过鸭绿江大桥运至朝鲜。美军为切断我志愿军的兵力和物资后援,1950年10月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封锁。声称要“以最大的力量”“摧毁在满洲边界上的朝鲜一端的全部国际桥梁”和鸭绿江以东地区“所有交通工具、军事设施、工厂、城市和村庄”。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以及朝鲜北部的村庄、军事设施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朝鲜北部顷刻间化为废墟,鸭绿江沿岸一片火海。鸭绿江下桥也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的8孔桥梁全部沉入江中,下桥彻底瘫痪。上桥朝方一侧铁轨被炸,桥梁移位,桥面起火。安东铁路局组织200余人冲上江桥用装满沙石的沙袋修筑临时桥墩,上面搭建枕木桥垛,顶住受损底梁,使大桥得以修复。在战争的洗礼中,尽管它的躯体上留下了无数道弹孔,却依然屹立于鸭绿江上,被誉为“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成为中朝两国人民联手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胜利丰碑和架起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一道彩虹。
抗美援朝胜利后,朝方将下桥所属的6孔铁桥残骸拆除。而中方所属的残桥,带着累累弹痕,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座大桥中国的一侧能完好保留下来,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朝鲜战争时,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是美国有名的“常胜将军”,他在战争初期,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把中国和朝鲜放在眼里,狂妄地要在“感恩节”前把战线推到鸭绿江边。而美国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和严重警告,担心如果继续空袭中国将会迫使中国卷入这场战争。因此,美国空军在轰炸鸭绿江大桥时,不得不严格地把握中朝界线,只轰炸朝鲜一侧,而不敢轰炸中国一侧。鸭绿江“断桥”的存在,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8年10月17日,丹东市人民政府将断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25日,中朝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将上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朝方一端为“朝中友谊桥”),以此来纪念中朝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2000年10月,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50周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下桥题词“鸭绿江断桥”;2001年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前夕,中宣部命名鸭绿江断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该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