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
宿迁孔庙,位于宿城河清街南,占地10余亩,系仿曲阜孔庙而营建,周围红墙环抱,建筑精美宏大,布局严谨。据同治《宿迁县志》学宫图记载,宿迁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主体建筑为中轴线,轴线左右建筑,对称排列。中轴线自南向北的建筑主要有照壁(宫墙数仞)、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厢房对称于两侧,组成三进院落。主要建筑均覆琉璃瓦,正脊饰宝顶、蟠龙。
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表示孔子在中国思想文化上做了"集大成"的工作。现存大成殿为明代建筑风格,面阔20米,进深13米,檐高7.8米,脊高11.25米,砖木结构,展角飞檐,斗拱巨大。房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屋顶展角饰走兽6个,表示尊贵的象征。大成殿前有东、西两庑各四间,两庑为卷棚悬山顶,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大成殿内原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共17尊,后置木龛,龛内置“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龛前置祭案。两庑,亦供奉历代贤儒塑像,其泥塑、木雕等表现手法各异,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大成殿前为戟门,戟门前为棂星门。天上的文星乃棂星,以棂星命名,意为孔子及其弟子都是天上文星下凡的天才。棂星门为石质结构,三门四柱,每柱顶雕一只辟邪神兽,神兽伸颈,似仰天长啸,人们称之为“望天吼”(石雕神兽现存项王故里内)。
棂星门前有泮池,为一半圆形水池。古时皇帝立的太学名为璧雍,因其四周环水,中央筑起高地建堂,俯视其形,如同一块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璧;诸侯之学,次于皇帝,以半水环之,故称泮宫,此即为“泮池”名称的由来。后常以“入泮”指入学,就是由此而来的雅称。孔庙现存的泮池俗称月牙池,直径50余米,南北长约26米,泮池周围环以汉白玉石栏。
泮池再向南为石照壁,上书“宫墙数仞”几个大字。“宫墙数仞”的典故出自儒学经典《论语·子张》,原语是孔子的学生仰慕孔子的学问,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人。”后人引用此语,意在勉励学习。
大成殿后为明伦堂,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明伦堂的两庑对称,东庑为博文斋,西庑为约礼斋。明伦堂后有二层殿堂,楼上为尊经阁,下为文昌殿(建于道光二十年)。学宫东院有忠义祠,向后依次为更衣所、二门、教谕署、崇圣祠,西院有节孝祠,向后依次为省牲所、二门、训导署、文帝后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