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崖岩画
麋鹿崖位于大伊山西峰山腰间,这里山崖险峻,嶙峋峭壁中有双峰对峙,涧沟堑阻,因石桥相连,成为一体。在涧南侧,绝壁悬崖之处,有一与山体相连的招头石,突兀而出,并有石壁为屏,可容十余人,成为天然掩体,绝妙之至,令人留连,是为大伊山一景。
在其转折的峭壁上,一幅显示亲情的动物岩画,不禁使人叹为观止。它就是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麋鹿岩画。该岩画呈长方形,比一张芦苇席稍大些,画面右方镌刻一头栩栩如生的雌性麋鹿,向左方东面而行,长30厘米,高25厘米。岩东面还有一幅活灵活现的雄性梅花鹿,长20厘米,高30.5厘米,回首西顾,似两情相依永不分离的伴侣。虽然神情有些凝重,但去向已定,其喻意深刻。在岩画下方刻有作者的名字,曰:“皇庆贰年正月拾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刘长世□一个石匠□□□打石一行弟兄四人。”
对上述岩画,世人有许多不同猜测,余试作如下浅释。
古时孤立于天涯海角的大伊山,处于偏僻之隅,又有神山之说,是尘世间失意人寻求庇荫和隐居的理想之处。应该说,岩画作者刘长世便是其中一位,他若无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身份以及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何来如此一举呢?用以物喻意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且勒于岩石上,寄冀于后代,这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
岩画上落款,应该有三个人具名,但因岩石年久分化,字迹模糊,难以辩认。排在刘长世前三个方框内某某人,其身份应比刘长世要高些;后三个方框内某某人,必定是石匠的名字,中间应是一个“和”字。落款全文应是“皇庆二年,正月二十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某某人,刘长世和一个石匠某某人,打石一行弟兄四人。”其中一个“拆”字,即錾石拆示之意。
“刘长世”者何人?因何事要上山拜崖,勒石?首先要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考证。
皇庆,是元代仁宗皇帝的年号,元仁宗本名叫勃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此是蒙古文字的译音),元代从公元1279年元世祖统一全国做皇帝,到公元1368年元顺帝统治结束,共立国整90年。
然而,由于元王朝内部争夺皇位激烈,从元顺帝死后,到元仁宗接位,其间短短十六年,却换了四代皇帝,是时为元代初期,各地尚风起云涌,起义不断发生。直到皇庆元年,琼州黎族起义、沧州阿失迭儿起义,才被元仁宗平息,时局才趋于稳定。
元皇庆二年,仁宗下两道圣旨。一是诏谕各州县修佛事造寺庙,僧侣改用蔬食。原僧侣可以吃荤,但因全国各地寺庙仅吃羊肉,每日需要供应九千四百四十头羊,消费太大,故改用素食。对于兴建寺庙,海州地区也雷厉风行,仅大伊山一处就增建了三座,其他各镇共增建了二十余座。例如大伊山的石佛寺,就是在元皇庆二年由印空和尚始建的。
第二道圣旨,诏谕各地从祀孔庙,议行科举。规定经学用程、朱传注,并规定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命题。这个规定实际上是不平等地变相优待蒙族的一种方式,也是压制汉人致仕的一种手段。因而引起各地有血气的汉族士子的抨击和反对。
作为海州士子刘长世来说,我们可以从岩画落款中的“打石”二字来分析,此是大伊山的方言。其他地区一般用“採石”,如采石矶,採矿等,以及与石匠称兄道弟,此人可能是本地人,再从他的拜崖活动和岩画的立意来看,可能属于当时读书士子中汉族的风流人物。他面对元仁宗不平等的规定,岂能无动于衷?但其又无回天之术,只能以拜崖和雕刻麋鹿岩画,冀于后代,表示不甘服于元王朝的封建统治。
刘长世为什么要拜崖呢?古时人拜崖,并不全是封建迷信,特别是读书士子,他认为崖有“崖异”,陆游《白鸥》诗:“平生崖异每自笑”,即兀傲,不随俗之意。古书又将崖作兀傲倔强理解,梅曾亮在《耻躬堂文集》曰:“兀傲有似山谷者。”由此可以反映刘长世当时拜崖的心境,他崇拜那兀傲的山崖,耻于参加元廷不平等的科举选仕。
麋鹿岩画的立意是来源于古书“鹿死不择荫”典故。语出《左传》孔颖达疏:“鹿死不择庇荫,喻已不择所从之国。”这不正是当时刘长世等汉族士子,处于元王朝封建统治下,被压制的抑郁心境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