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寨风景区
石牛寨原名石牛山,因石牛山整体山形极象巨牛而得名,石牛山由大小五个寨子组成,后更名为石牛寨。石牛寨位于平江东北部,南极长沙,西连岳阳,东临修水(赣),北通武汉(鄂),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523米。
石牛寨四周群山环绕,东连幕阜山,北靠黄龙山,南倚连云山。这里历史悠久,历来为军事要地,同治《平江县志》记载:“宋建炎庚戍,刘忠入寇,里人余国瑞、国器,聚族保此,罗孝芬挈家相依,得免于难。”后据太史罗孝芬写的石刻碑《石牛寨记》述:“……官宗四年(1265年)邑人王世明与汤旷聚众起义,王世明称元帅,镇守江西永西寨,汤旷称江淮枢秘史……驻石牛寨,后用埋伏诱出,始平”。时年1279年春四月。观寨上尚有水城、石臼、石城墙、石城门、练兵场等古迹。古城入口山陡路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入。古城墙皆石砌而成,环寨口筑构高10多米,用以抵御自下而上的侵敌。古城中有古代练兵场、阅兵台、古代官邸。寨上义兵用以当寨口的石门,碾米用的石臼,至今保留完好。
“天下名山僧占多”,石牛寨亦是如此。寨上寨下,曾经寺庙堂如林。寨东的静严寺、松枫寺,寨上的白衣寺、石佛寺至今还保存着旧时原始的建筑款式。静严寺曾以武冶寺,法戒森严,凡江南数省犯戒僧人,一律押送到此管教,故名“静严”。相传全国三件袈裟,静严寺就有一件。该寺选址地势独特,建筑风格别致,当年四周古木参天,阴森严静,寺前一里多山路皆用条形麻石辅砌,外来僧人都得脱靴进寺。因寺庙繁多,历代僧家在此修炼,卒葬于此。几死去的僧家道士,都由各自的徒孙们择地而葬,僧徒们在死者坟头立一石塔,石塔层数多少根据死僧的身份大小而定。
石牛寨风光美丽,景色诱人,境内云笼雾盖,陵谷阴深,山川盘郁,群峰起伏,峭壁千仞,崖如斧劈,土如丹色,怪石、奇峰、石洞、石崖,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石牛寨分大寨和小寨,大寨可容众数万,小寨亦容众千,上有井可溉汲,有田可耕耘。
革命战争年代,石牛寨还曾经是红军活动频繁地段,地下交通员常在此与井岗山红军秘密联络。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曾率部在此布防、休整。甘渭汉、傅秋涛等十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胡筠革命烈士都曾在此领导和组织过革命斗争。
纵观石牛寨,西部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其间杨柳夹道,家农舍井然,鸡犬相闻,鱼米丰足。汩江上游主干从中横穿而过。中山部山势雄伟,奇峰挺拔,沟壑纵横,松柏苍翠,流水潺潺,奇石异洞无数。东南部山体裸露,崖洞遍布,溪流纵横,山体天然造形美妙,各具特色。如石佛山,山势从平地拔地而起,陡峭峻拔,东面悬崖绝壁,呈旗状展开,远望象一面烈烈旌旗,与钟山、鼓山互为倚角之势。石佛山崖顶天工成形,酷似人头,人们便把它长期作石佛供奉。崖下古寺长年香火缭绕,经久不衰。地质学家考查,八千万年前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约三千万年前,地壳变迁凸起,形成了丹霞地貌的石佛山。自古以来,石佛山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不少善男信女、文人墨客投神拜佛,观光游玩,留下了不少绘炙人口的美丽诗篇。石牛寨多石洞,石洞大小不一,有的高大如佛殿,能容上千人,有的深长难测,能穿山而过,有的洞内有洞。如乌龟洞,洞中泉水成潭,洞内泉水叮咚,洞时大时小,大洞乱石嶙峋,小洞一人难行。洞内外山泉水质优良,无异味,无药害,无毒元素,属天然无污染水质。
石牛寨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凉冬暖,雨量充沛,树木多达481种。其中有一级保护植物水杉、二级保护植物很杏、三级保护植物紫竹等。此外,还有700多种中药材植物,(其中重点野生药材57种)。可供观赏的花草类植物约有107类。野生鸟兽119种(其中珍稀动物52种)。包括国家1级保护动物云豹、2级保护动物平胸龟、穿山甲、水獭等,3级保护动物狐、豪猪、华南兔、竹鸡、山斑鸠、眼镜蛇、王锦蛇等。矿产资源有钽铌、铀、绿柱石、去母、长石、高岭土、石英等。石牛寨下有商业街一条——浆市街,浆市街从商贸的常住人口达2000人;街市紧连江西修水县的马坳镇、水源乡,集市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边界贸易频繁,成为湘、鄂、赣边界货物聚集之地。工艺、土特产素负盛名,竹制工艺品、板粟、弥猴桃等山果,杜仲、厚朴、黑山羊、平术、高山云雾茶、云雾米、云雾菊花等名贵中药材、土特产畅销境外。境内基础设施完善,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方便,餐饮设施齐全,社会治安良好,是一个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理想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