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寺
在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下,有一座千年名刹,这便是佛教禅宗“云门宗”的发源地--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寺由文偃禅师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时年60岁的文偃经奏准南汉王同意由原驻锡地灵树移庵,领众开创云门山,他“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经历5年而告功竣。据云门山志记载,寺观建成之后,“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衣止者,恒逾半千”。文偃禅师开示法语,立章传道,并在此创立“云门宗”。
南汉白龙三年(公元927年),南汉王敕封该寺为“光泰禅院”,后又敕改为“证真禅寺”。至南汉大宝六年(公元963年),又敕改为“大觉禅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因该寺座落在云门山下,故世人习惯称之为“云门寺”。
云门寺几度兴衰,历经苍桑。其鼎盛于北宋时期,但南宋以来则逐渐衰微,至明清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已到了破败境地。虚云和尚在完成南华寺的重修工程后,于1943年12月在李汉魂、李济深和邹洪的支持下,移锡云门,在当时抗战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昼夜操劳,历时9年,完成了云门寺的重建工作,一时宗风大振。
“文化大革命”期间给云门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僧去寺残,难于馨述。幸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3年4月9日,国务院确定云门寺为全国重点保护的寺观之一。1982年虚云老和尚的法嗣弟子佛源大和尚,从北京重回云门,肩负起恢复和振兴祖庭的重任,在政府和海内外四众弟子的支持下,历经艰辛,终于将云门祖庭重建重修,面貌一新。
云门寺环境幽雅,风景奇特,既是乳源的八景之一,亦为岭南胜地。寺的四面层峦叠嶂,山高林密,猿猴、白鹇等珍禽异兽,时有出没。环寺苍松挺劲,竹影婆娑。更有云门寺后山的风景名胜桂花潭,前来云门寺者必往观赏。从寺后向东北山径而行二十多分钟,即见潭形如盆,石壁环拱,潭内水清见底,潭深六尺有余,瀑布从几十尺高的崖顶飞流而下,置身潭畔,暑气全消,神清气爽,令人流连忘返。
据佛源和尚和云门寺新任方丈明向法师介绍,云门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完全继承了祖师的宗风,寺风严谨。直到现在还严格保持着过农禅生活,学修并举,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的丛林制度。
“云门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个较大支派之一。由文偃祖师创始于云门山,故取山名,以立宗名。“云门宗”在北宋时与“临济宗”并盛。其宗风是“孤危耸峻,人难泊”。为继承祖风,培育僧才,1992年,在佛源和尚的倡导和努力下,云门寺佛学院正式成立。目前学院建设初具规模,教学楼、办公楼、法师寮、学僧寮宽敞明亮,图书馆藏书两万余册,大藏经数部,禅堂、礼堂、电脑室、视听设备齐全,具备了较好的办学条件。佛学院历来注重道风建设,把传统僧教育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学院丛林化”的管理制度,学僧除修学佛教教理外,每日早晚坐香,并适当参加寺院出坡劳动,夏季有3个月安居用功办道,冬季则参与精进禅七,使所学的佛学理论与日常修行实践相融合,让培养出来的僧才适应丛林的生活和未来佛教的发展。
今日的云门寺,不但恢复了原貌,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崇楼杰阁,广厦层台,宝相庄严,梵刹清净。京珠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其交通更为便利,由广州驱车前往,一路顺驰,不过3小时,已抵云门祖庭。近年来,云门寺接待的国内外四众弟子、知名人士和旅游者数以十万计,还接待了大批来自美、英、法、日、澳大利亚、泰国、缅甸、新加坡、印尼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佛教徒朝圣团及旅游者。现在的云门寺,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乳源的旅游胜地和开展海外联系活动的“窗口”。
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的前面,有2尊小型的汉白玉佛像,一立一卧,是缅甸佛教徒于1798年赠的,用纯正的缅甸汉白玉雕刻而成,通体细滑,看上去具有强烈的质感,如真人肌肤一般,为云门寺珍宝。殿内三面壁上是用陶瓷烧成的大型彩瓷佛画,长24米、高4米,是我国当前佛寺中独一无二的巨型彩色陶瓷壁画。它生动地刻画十八罗汉、24诸天王42个人物,画面下层是十八罗汉,上层是二十四诸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