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寺


双流寺在饶平县的老县城(今三饶镇政府所在地)南郊河口塔山北麓,是一座建于北宋时期的古刹,因寺旁有两条水在寺前合流而得名。南宋高宗时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号梅溪,在其任福建省泉州知府时曾到三饶拜访前任知府邱居与。传说他夜宿双流寺,忽闻鼓角声,起视却无踪,遂总览周围山川地势,预言他年必有城堡建于此,并题下:“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大旱,此处半收”十六个字,后来当地人以石将其镌刻成《梅溪碑记》,竖立于寺内亭中。

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此地辟为新建县城,并按梅溪碑记内容,取名“饶平”富饶太平的意思)。据有关史料记载,原三流寺依山势而建,共分三进,主体建筑有山门、前厅、后堂及左右禅房,山门上石匾镌刻“双流寺”三个大字,两边有联云:“双溪飘玉带,流水映慈航。”寺中有宋代植的桂花,明代植的茶花,故又有:“宋桂诞生供台佛,明茶清香奉菩提”一联。后来几经战乱,天灾人祸,寺荒废,但古迹犹存。该寺周围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文明古塔屹立在河门山(今名塔山)峰顶,岿巍壮观。山中林木繁茂苍翠,曲径四环,尚有“九曲仙踪”、“仙石岩”及“第一山”等多处景点,留有古人镌石墨宝,皆雄健苍劲,为书家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