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利湖
以色列东北部多是绵延的山地,虽不甚巍峨,却林木葱茏。山脚下一泓湛蓝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映入人们的眼帘,那便是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是通用的英语称呼,阿拉伯人管它叫“太巴列湖”,因为湖的西侧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太巴列,犹太人则称它为“肯纳瑞特湖”,意为竖瑟,因湖形酷似竖瑟。加利利的旖旎风光一向为人称道。这里,晨昏晴雨不同,湖光山色各异,吸引着熙攘不绝的四方游客流连忘返。
清晨,当喷薄欲出的太阳从戈兰高地上方探出笑脸,把万缕朝晖撒满湖面,加利利湖顿时浮光曜金,七彩流溢。夕阳西坠时,湖上晚霞簇簇,归帆片片,同渐趋黯然的柔波细浪一起,准备迎接夜幕的降临。而华灯初上,玉兔东升,沐浴在皎洁月光中的加利利湖,又分明是一阕曼妙的朦胧诗了。
风和日丽时,加利利湖波光潋滟,波澜不惊。漫步湖边,会在水中窥见群山的倒影,水里的山势依然俊朗而舒缓,只似有若无地轻轻摇曳着,惊动了几尾游弋的鱼儿。湖畔的树也把倩姿垂到水中,与那里的山峦争妍斗奇。树的婀娜,山的雄浑,各具特色,终于让人难分伯仲了。阴雨骤至,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湖面,像演奏着动听的音乐。一会儿山岚袭来,原本清清爽爽的湖水被遮罩得缥缥缈缈。有时疾风劲起,顿时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湖水变成可怕的铅灰色。
加利利湖不大,长21公里,宽12公里,总面积不过170平方公里,但它晶莹澄澈,似有收濯人灵魂之效。湖的四周,多温泉浴、潜水馆之类的设施,人们洗了温泉,潜了水,都会感到神清气爽,卸去了周身的疲惫。也许,这与加利利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关?
因为,这里除了素有耶稣“第二故乡”之称,有着诸如“传道收徒迦百农”、“五饼二鱼救众生”、“八福山上巧论道”等等不胜枚举的宗教故事外,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十分悠久的年代。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等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烙印。
值得一提的是,加利利湖附近的达加尼亚基布兹,被犹太人誉为“基布兹之母”。1909年,一批东欧的犹太青年为着理想远道而来,在这块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沼泽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类似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希伯来语叫作“基布兹”。今天,基布兹的总数已近300个,仍是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近在咫尺的太巴列城,与耶路撒冷、希伯伦、查法特,并称为犹太四大圣城,分别代表水、火、土和空气四种元素,文化底蕴醇厚。太巴列是一座山城,老城区与加利利湖同高,低于海平面210米,新城区则高出海拔许多,落差较大,人们站在城中的不同地方,均可以捕捉到加利利湖的不同风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犹太拉比(近似于教长)奔波一生后,到了暮年往往选择太巴列落脚,在这里潜心钻研学问,乐施善道,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后葬身于此。
加利利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水源丰沛,水产资源也颇为可观。《圣经》传说,当初耶稣让他的高徒彼得将湖中的每种鱼各捉一条,彼得竟捉了153条,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彼得鱼已成为一道招徕食客的名菜。环加利利湖,大小餐馆鳞次栉比,随便你步入哪一家,都可以吃到鲜嫩可口的彼得鱼。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仿佛来自历史深处的鱼肴,边悠然地欣赏着眼前的明山秀水,再美妙和惬意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