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居所
市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南浔市镇格局和市政设施,历史上是和蚕桑、生丝生产相适应的,同时,也类同于江南水乡各市镇,市政设施傍水而成的特色。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许多变迁。
南宋建镇时,街坊居民聚集于南浔市河两岸,并以土地堂(嘉应庙)为镇市中心。
元至元十三年(1276)宋元两军战于南浔镇,街坊民宅大部分被毁,其中东栅自大街以西,店铺门面尽焚,北栅,店面焚去其半。元末张士诚起兵反元,定都苏州,南—浔为其囤粮基地。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建南浔城,十七年重修。明洪武三年(1370)为修苏州城,拆南浔城。今之东西交界坝桥、百间楼河、马家港、东西吊桥、西北港河就是当时护城河范围,呈不规则正方形。
明万历年间,随着辑里丝的发展,镇区逐渐向北扩展,到清乾隆五十年(1785),已跨越运河到盐店桥以北地段。形成以运河和市河两水系的交叉点一一通津桥为镇市中心区。正如董蠡舟《浔溪棹歌》所写:“运河横贯市中心,南北支流屈曲通”。街道民居傍河而分布。清道光、咸丰年间,辑里丝蜚声国际市场,商贸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了市镇建设,其时,市镇范围已超越了通津桥一带,向四周延伸,特别是东大街、宝善街一带,街坊、民居林立,呈繁荣景象。市镇整体规模南北长5里,东西宽3里,略小于湖州府城(4X6里)。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与清军战于南浔镇,民居被毁大半。但凭藉丝市旺盛的有利条件,市镇设施很快得到恢复与发展。
市镇格局,明清二代大体呈十字形,南北长,东西短。南浔镇处于水网圈中,它港汊密布,众多的津梁连接着沟通镇区的交通。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侵占南浔,街坊、民居(含古建筑)被焚达4993间,合10多万平方米,镇区瓦砾遍地,到解放前仍未恢复原貌。
解放后,城镇建设,随着经济发展而加快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进行规范建设,面貌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