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恐龙化石
易门县脚家店恐龙化石群不仅数量多,且保存较好,是我省仅次于禄丰的第二个恐龙化石重要分布区,并招睐了国内外专家或学者多次到实地考察。
1987年7月23日,易门二中化学教师李长友到十街乡脚家店山腰的大腊主村探亲恐龙化石。同年8月,由省博物馆张兴永教授领队,玉溪文管所和易门文化局有关人员组成的恐龙工作队,在脚家店山进行了首次抢救性发掘,获得3吨多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恐龙化石标本,揭开了玉溪恐龙科学考察的序幕。1993年,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宗冠福为领队的发掘队又在脚家店山上进行了野外发掘,取出恐龙化石5吨多,代表7个以上的恐龙个体,其完整程度在70%以上。脚家店山恐龙化石个体多,数量大,保存完整,时代延续长,属早期较为原始的原蜥脚类恐龙,是一个新属种,对恐龙起源、演化有重大科学价值。易门恐龙化石骨架标本还曾两次远渡重洋到美国展出,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埃佛里德教授称赞我们的标本是“世界一流”,美国圣姆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凯斯则称我们的标本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2001年4月,脚家店恐龙化石保护区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的范围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8月4日以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张兴永为首成立省、地、县联合调查组到现场调查研究确认为恐龙化石。8月6日云南省博物馆向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申报,对易门县十街区公所脚家店乡太腊主村的恐龙化石进行“抢救发掘”。由省博物馆、玉溪地区文管所、易门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发掘队经17天的发掘,出土恐龙化石11个个体,;3S大箱,约3吨重。从化石形体分析,可分体型较大和较小两类。大者体长约8米,高3米,小者体长约5米,高2米,从出土的两个头骨牙齿分析;+均属勺齿龙类,生活时代为早侏罗纪,距今约1.8亿年。9月3日易门县人民政府易政发(1987)96号文件《关于建立脚家店山恐龙化石保护区的通告》,将保护范围确定为:从占马田村沿十街河、经十街农场——大腊主村——脚家店村--p匝老吾公路——大村、小腊主村——占马田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并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责成县、区文化部门配合有关区、乡行政部门严加管护。9月13日县人民政府在十街区公所召开发掘恐龙化石庆功大会,省文化厅、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博物馆,《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经济信息报》社,玉溪行暑、行暑文化局、文管所,县委、政府,十街区委、区公所领导,脚家店、大村乡干部及社员出席了会议,对发掘工作有功人员给予了表彰奖励。之后,由玉溪地区文管所复原装架了两条,其中一条陈列在易门县龙泉公园。
1993年12月4日,玉溪地区文化局组织,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宗冠福教授领队,地区文管所的白子麒担任发掘队长,历时1月多时间对易门县十街乡脚家店村恐龙化石群进行“重要科学发掘”,共开挖7个坑,获化石3个大套箱,7个小箱,7个石膏包,重约6吨,获恐龙化石标本7个个体,其中存好率在70%以上的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