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计17窟,造像139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

石钟寺区有石窟8龛,第一、第二窟雕有南诏王造像,是研究南诏史的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全窟的重点;第3-7窟是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是石窟群中艺术性较高的几处。狮子关区有石窟3处,其一为南诏王全家造像,俗称"全家福";另一为俗称"酒醉鬼"的雕像;第三处在巨石之上刻一位深目高鼻的人,旁镌"波斯国人"四字,实为天竺(今印度)僧人。沙登箐区有石窟6处,在甲子寺悬崖的缝隙中雕刻的多闻天王和增长天王像,高达2米,威武雄壮。

石窟开凿于南诏、大理时期,云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石窟群,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其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1-南诏的历史画卷

狮子关第一窟,石钟寺第一、二窟,分别刻画了南诏三代王者的形象。南诏,这个对西南边疆有过重大影响的地方政权,始于细奴逻躬耕巍山,在唐王朝支持下,艰苦创业;阁逻凤联合吐蕃大破唐军于西洱河的时候,开始有了发展;盛于异牟寻重新归唐,广拓疆域。石窟的作者,精心选择了这三代帝王,对南诏的历史予以艺术的表现。

上狮子关右侧数十步,见一舌状巨石,下雕南诏王全家造像。窟为方形,全高约5尺,宽约4尺,窟前雕有简单的台阶和石栏。窟内下段为石台,台上雕坐像5人。左端为王者,右端为王妃,二人袖手盘坐,容貌端庄,体态丰满,强健有力,带有山民特有的质朴风姿。王、妃中间及左右,各坐小孩一人,似为二男一女。石座两端各立男女侍者一人,女侍持扇,男侍持笔。整个室内陈设简朴,较接近于历史真实。王妃肩后正中壁上有一块题记:"大圣晟蜀罗大王及后妃男女从者等尊容,元改造像,昌宁记之。" 晟蜀罗疑为独罗消,即细奴逻,是南诏第一代主。南诏统一洱海地区,细奴逻被奉为"本主"。今巍宝山巡山殿,仍塑有其像。石钟寺东北的剑川牟平村,群众也称此窟中的王、妃雕像是他们的"本主"。这一窟造像布局,也跟当地民间的本主雕像构图相近。

与狮子关石窟隔嵩相对的石钟寺石窟,因窟前有石如钟,石前建寺,因以名之。这里的第一,二窟,也是雕王者像。不过气势和陈设,均大不相同。第二窟共雕像16,中心人物是阁逻凤。他头戴雕镂精细的王冠,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袖手盘坐,龙头椅上的垫褥四周雕花,边缀缨带,倚背又铺一层毡垫。屏风雕日月图像及飞龙腾空,椅上二狮相背蹲伏。王者右方略低处有一坐像,身披袈裟,手执念珠,身后撑有一曲柄伞,显然是一位有地位的僧人。这可能是阁逻凤的弟弟阁陂和尚,他在战争击败鲜于仲通后送率60人代表南诏至吐蕃献捷,而吐蕃遣宰相倚祥叶乐持金冠、锦袍、安扛馓(曲柄伞)等大批名贵物资至邓川,以南诏为兄弟之国。在王者与和尚两侧各雕侍从立像6人,有的抱剑、有的持扇、有的举旗,皆体魄雄键,孔武有力。武士手中的一面旗帜,迎风翻飞,透露着吐蕃的影响。窟的前侧,各雕一官吏,为清平官。厅内人物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尊卑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整个场景、气氛、旋律、情调,都弥漫着这个政权欣欣向荣的气氛。200年前的纳西族诗人桑映斗诗曰:"南诏阁逻凤,留像此山谷。有唐中叶来,耀武武已黩。衣冠是耶非,俨然帝者服。"

石钟寺一号窟,亦为王者像。唯场景、气氛与上窟不大相同。与第二窟相较,虽中心人物均为王者,构图也略呈半圆形,但有许多区别--二窟王者周围多是披坚执锐威风凛凛的骁将;此窟则多是忠实善良、知文习武的大臣,并有手持书卷的从者出现;二窟有曲柄伞、五方旗等依附吐蕃的标志,此窟则已不见,唯增王前的香案;从窟檐雕刻的简、从者持印、执藤杖、背斗笠等细节看,近人多推测他就是毅然归唐的异牟寻,左右二人是清平官郑回和杜光庭。史载,异牟寻曾从郑回学习汉文化,群臣多知中原礼仪;归唐后又派大批南诏子弟到中原学习。异牟寻在位时,注重发展生产,屡败吐蕃,为南诏极盛时期。

石窟所选的细奴逻、阁逻凤、异牟寻三代南诏国主,是三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它既是南诏艺术珍品,也是宝贵的民族史料,为后人研究南诏的政治、军事、文化,乃至服饰、风尚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

在石窟中雕像最多的是宗教人物。如观音、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八大名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等等。这些形象大都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各有个性。同是观音,在雕刻家的手下形象各不相同,有愁面观看、甘露观音、细腰观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