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碑林


辽阳碑林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辽阳博物馆西院,于2000年6月开始修建,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于2001年9月竣工。

整个碑林建筑面积近三百六十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仿清代悬山式建筑。主楼两侧南北对称分置游廊与方亭,由梁柱支撑,柱网排列有序,廊檐凳环绕四周。楼、廊、亭工艺考究,完全遵循《清代营造法式》施工。彩绘风格为苏式彩画,正面绘有十余幅辽阳重要历史故事,使游人在观览碑刻之余,既可欣赏精美彩画,又可品评古城故事,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悠长。

碑林内五十余座碑石排列疏密有致,主次有别。古老的碑石配以经考证、注释的说明,更显得历史的古朴与文化积淀的厚重。碑林内石刻种类丰富,包括人物碑、寺庙碑、纪事碑,以及墓志、塔铭和经幢等。时代上起金元,下至民国初年,跨度达八百余年。同时,这些碑刻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重修玉皇庙碑记》和《东京新建弥陀禅寺碑记》为“曹氏祖籍辽阳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通慧圆明大师塔铭》则记录了金世宗完颜雍之母贞懿皇后出家为尼的史实,对研究金代杰出君主完颜雍的家世及当时政治与宗教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辽东都司进士举人题名碑》对我国文化教育制度的演变以及明代辽东地区科举情况的记述,为这一时期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清代开国名臣何和礼,其妻端庄固伦公主及其曾孙抗俄名将彭春的墓碑是研究清代初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另外,《双树子牧场碑记》反映了清乾隆年间的土地关系;《英国牧师李雅各殉道堂碑文》反映了基督教教士在甲午事变中的遭遇;《徐珍家祠碑》记述了甲午战争中辽阳人民抗击日寇的历史功绩。

辽阳碑刻时代之早,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价值之高,在东北地区实属罕见,是研究历史上辽阳乃至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碑刻弥补了史籍文献之不足,避免了"有史无文,有史无迹"现象的出现,起到了对文献纠正补漏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辽阳碑林”又是文物陈列与古建筑及造园艺术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既是汲取文化知识的场所,又是人们休憩的好去处,正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而日渐成为辽阳旅游的又一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