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寺


云门寺位于湘乡市汽车站西南,东风路侧,始建于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因当时寺门有石碑两座,色清温润,相传为耿山所产之碧玉,故名石碑寺。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一高僧慈慧,自浙绍云门山来寺居住,时观五彩祥云,映其殿阁,故易名云门寺。

云门寺占地约10亩,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其中观音阁最为壮观。殿阁进深35.4米,通面宽17.5米,高约15米。三面以砖墙承荷,重檐歇山屋顶,屋角起翘。重檐之中,设一天窗,观赏者可站立前坪,通过天窗瞻仰佛面。阁内有佛龛,饰以朱漆的两只大木圆柱,上书金字楹联:“蔼蔼慈门,何惭佛称慈父,众称慈母;汪汪生海,直配乾曰大生,坤曰广济。”佛龛上悬曾国荃清同治六年(公元1857年)书就的“南海长春”横匾。阁中有青铜圆形扁腹香炉,直径0.55米,高0.23米,炉腹外部铸怪兽头像一对,造型极为精美。阁内观音佛像,为泥塑木雕混合结构,全身贴金,高11.4米,为江南最高大的观音佛像。佛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俯,形态端庄慈祥;衣带似在飘拂,冠饰似在颤动;两鬓发丝,根根可数;额上佛痣,清晰可见;两耳垂肩,饰坠晃动;鼻尖微翘,双唇略张,似在喃喃念佛。佛顶有宝冠24面,各面塑有活佛;上身千手,每手掌心内各有秀目一只。其中4双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书,或挥臂执戟,或屈指掐算,大小合适,位置得当;整个造型比例匀称,雕塑精湛,奇特美观。

阁前两边走廊上,奉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祁阳石雕罗汉十八尊,每尊高1.5米,形态各异,或喜,或怒,或悲,或乐,或沉思,或凝视;面部肌肉,额上皱纹,为怒而紧张,随愁而紧蹙,因乐而舒展,心理变化,举止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些艺术珍品是我们祖先心血的结晶。据《十八罗汉碑》记载:百多年前,有一高僧曾游方募化几十年,历尽千辛万苦,直至须发全白才筹集雕塑这十八罗汉的资金,那些能工巧匠,刀刻斧凿又花了整整5年时光。

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云门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湘乡县人民政府以其为馆址,建起了湖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请郭沫若先生题写了馆名。后国家旅游局所绘全国旅游图中,云门寺被列为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博物馆建馆近40年来,收藏文物及资料达7000件以上。据1996年统计,经过清理和重新鉴定,定名和编号者计有瓷器532件,陶器716件,字画414件,古籍、碑帖、文献368件,各类金属器物942件,玉器421件,雕刻工艺品107件,其中一级品7件,二级品17件,三级品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