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珠山


长沙有民谣:“影珠山,离天三尺三,人要低头过,马要卸却鞍”。其实影珠山高不过509.4米,南北长7公里,是长沙与汨罗的界山。她的出名,与“影珠山有48寺庙”相关,此语见于《今古奇观》。相传梁武帝时三里一庵五里一观,确有此确况。当地则有“十二个岭,四十八个庵”之说,老人们现还能数出20多个,仅山顶附近就有老庙、新庙、养静园、腰子坡庙等五六个,彼此喊得应。其中新庙曾祀陈公真人肉身。据说他生前是个孝子,在外遇到美食,除非有老母一份,否则不食。光绪十一年羽化后“仙躯”不腐,每到农历六月初六换袍晒衣,后被毁。其它寺庙亦仅存遗迹,近年恢复了养静寺,有僧尼数人。

“影珠”之名由来有三:一曰南朝陶真人先隐居于此;二曰“山顶有井,其影如珠”;三说山中有珠之影子。据在山上生活了17年(1934~1952)的开福寺觉了师介绍,她们先前常在晚间看到山上山下有灯笼火光来回飘动,“萤火虫没有那么大的光”。

影珠山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1944年我新四军在山北腰子坡痛歼日寇,至今仍不时出土子弹壳之类。腰子坡东侧有巨石临空,如啸天狮子,故名狮子岩。崖下乱石嶙峋,有石洞几层,俗名“九间房”,传为陶真人修炼处,现需侧身入内,洞室如房,进第三间即寒气逼人,打火机打不起火来。此外,西坡有“仙人洞”。山南有九马嘴;九座山头昂头耸立,如九马奔槽。山顶原有一银杏,历千岁,4人合抱。惜树皮被剥,树身易进水,屡遭雷击,火往往从树心烧起,救火无效。80年代的一次竟烧了一天一夜,现仅存已炭化的树桩,高约5米,两人仍不能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