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陵园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县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基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基,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基。基冢呈覆斗状,高约10米,基周长约72米。1980年春,在冢上和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树,冬夏苍翠。冢前有石碑两通,高约2米。前碑楷书"唐村少陵先生之基",后碑题"村少陵基"。
唐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湖南湘江途中病亡(一说死于耒阳),因家人无力安葬,灵柩厝于岳州(冶今湖南岳阳)。元和八年(813年),其孙杜嗣业才迁葬于巩县(今巩义市)。一
说迁葬河南偃师首阳山下,今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基。在湖南耒阳
和平江也有杜甫基。
1963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修葺。
杜甫(公元 712-770 年),字子美,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诞生于巩县(今属河南巩义市)南瑶湾。乃杜审言从孙,杜闲之字。
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对于政治很有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祖国各地。天宝三年(公元 744 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寓居长安近十年,无所施展,生活贫困,渐近民情,对当时的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安禄山军攻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前往谒见,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因房琯事,被贬为华州司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后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眷出蜀,病死于湖南洞庭湖畔的耒阳,厝于岳阳平江县。元和八年(公元 813 年),由其孙嗣业扶柩归葬于巩县康店邙岭。
杜甫一生,诗作颇多,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贫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他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当时的政治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广为传诵。有《杜工部集》六十卷,后有散失。清康熙年间仇兆鳌编《杜诗详注》二十五卷(诗二十三,赋、表及杂著二)和乾隆年间杨伦编《杜诗镜铨》二十卷,流传较广。明、清以来,杜甫被人们誉为“诗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其故居、陵园及成都草堂进行了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