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塔林
塔林在少林寺西侧一里许的五乳峰脚下,少溪河北岸,丛林之中,是少林寺历代有名高僧埋骨之处,因塔多,而且高、低、大、小、粗、细不一,又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简称,意为坟墓,在我国专指僧人的坟墓。塔内一般安放逝者的灵骨或生前衣钵。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住持和有成就、有贡献的僧人的墓群。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激励后来。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尚和具体情况(如战争时代,改朝换代等)影响,还体现着逝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成就和威望。
塔林占地约1.4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自唐贞元七年至清嘉庆八年,原有砖基塔500多座,今存232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7座,元塔43座,明塔139座,清塔10座,当代塔2座,年代不清塔27座,另有残塔和塔基35处。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座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
这些塔的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按层级分,有单层和多层,最多层级为七级,即世称“七级浮屠”,最高达15米;按平面形状分,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按型制分,有密檐式、堵波式和喇嘛式等。大多数是用砖石砌成,亦有用整石凿制而成。塔体上往往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浮雕。塔铭内容更加丰富,每座塔正面都有塔额,标识塔主名号;有的塔后还有塔铭,几位有较大影响的高僧塔边,还专门树立碑石,详细记载塔主的生平事迹,嗣法传承,以及立塔人,立塔年代等内容。因此,少林寺塔林,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书法,雕刻的艺术宝库,也是研究佛教史,少林寺史非常珍贵的资料。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元、明两朝是少林寺历史最为重要时期之一,自元初一代宗师雪庭福裕入主少林,禅宗曹洞法脉重归祖庭,一直传到明末无言正道,其间名师辈出,高僧济济,史称“少林中兴时期”,并尊雪庭福裕为“中兴之祖”。结合禅宗史传,可以看到:少林寺的这段黄金时期,亦是曹洞宗的黄金时期之主体表现,亦是该时期中国佛教的重要表现。少林寺塔林中的元、明两朝墓塔及铭文资料,对于元、明两朝禅宗史学术研究,尤为难得可贵。
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