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武山


在龙海市港尾镇东南10余公里处,有座耸峭的山峰,拔地而起,巍然雄踞在烟波浩淼的东南海疆,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古老名山--南太武山。

南太武山与金门的北太武是“姐妹山”,海拔560米。东北濒临大海,与厦门、金门鼎立相望。周围21个岛屿点缀在万顷碧波之中。西北紧靠平原,一水清流,列峰秀出,绿野无垠,村舍错落。登高俯览,宛如一幅浓墨泼洒的美丽画卷。

崖刻

《厦门志》卷二载:“太武山,一名太姥山,图经上太武夫人坛前记谓:闽中未有生人时,夫人拓土以居,因以名”。山上景色幽雅,古迹荟萃,有延寿塔、栖山楼、安乐窝、锦亭峰、石钟楼、澜谷桥、浴仙盆、云根洞、九霄岩、石眼泉、烟霞石、弥陀石、香炉石、涅盘石、马蹄石、百丈泉、狮子迹、仙人迹、棋盘石、仙灶、石门、石屏、龙潭、象径等24景。山上曾建有古刹,因年久失修,现仅存石墙。

飞来石

在山腰“云根洞”旁的崖刻中,有一组引人注目的题咏,是明万历壬寅(1602年)仲春三位爱国将领同游南太武山时所题。为首的是福建南路参将施德政写的《同连江陈一斋宣城沈士弘登太武山》的七律:“立马闽山第一峰,海山无际豁心胸。身凌霄汉星堪摘,界限华夷户可封。蹑蹬喜寻仙子迹,登台羞问宋王踪。千年光景百爵酒,兴尽归来月满瞳。”左边岩壁上有同游的游击将军陈一斋题的:“临风清潇共徜徉,东望沧溟思渺茫。古塔嵯峨云不散,故宫寂寞夜偏长。岩头荒草埋仙迹,春尽飞花满佛床。偶尔开尊问卫霍,伫看雄剑挂扶桑。”与陈一斋题刻并排的是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题的“携尊登眺兴偏浓,景物清怡日色溶。波浪千层翻地轴,风云八阵结天冲。塔边残垒空芳草,泉上悬崖有老松。把剑专从飞将后,壮心直欲扫妖凶。”这组石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三位爱国将领立马太武,纵览山海风光抒发的誓保祖国海疆横扫夷寇的雄伟气概,是较有意义的文物资料之一。

仙人迹

从南太武南麓沿石径而上,到达海拔三百多米的山峦,可见一块光洁平净的大石板,上面凹入三口大小不同,形似浴盆的石窟,大的直径两米多,深约30厘米,盆中池水清澈晶莹。石盆旁刻有“浴仙盆”三字。传为八仙云游时沐浴之处,距“浴仙盆”百余步,就是“石眼泉”。在一块兀立的巨石中间,有一直径八厘米的泉眼,四周虽无泉源,却有一条直泻而下的流水痕迹。

太武名山

“石眼泉”旁的岩下,峰峦之中有一道峡谷。奇石嶙峋,有两块兀立而起的黛黑石,酷似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尼姑,俗称“弥陀石”。沿弥陀石东上,途经棋盘石、日月石、象径、石屏。远远就能看到山中的福兴寺,从前曾有僧侣在此修道。寺原有先后两进,供奉三宝佛。从福兴寺经“烟霞石”,便到山巅,这里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太武名山”四个大字,隐现于云雾之中。顶峰曾有一座四方形七级石塔,名“延寿塔”,又号“文笔”,是南宋淳熙间所建。内可坐十数人,海中归舶,望以为标。《海澄县志》载:“陟其巅,近则睹一邑之风景,远则瞻漳、泉之巨嶂,斯闽南之大观也。相传宋少帝昺南奔驻跸于此。”现尚存南宋绍定壬辰年(1232年)刻的“普明延寿之塔”石匾和塔基遗址,周围石刻则比比皆是。

距延寿塔偏西的大石上,镶印一个似人踵趾,长约90厘米的“仙人迹”,据传是当年菩萨造化南太武山后留下的足迹。仙人迹之北有一礁石。表面层叠着海蛎贝壳,称“飞来石”,上刻“眼底东京”四个字。据传说,在飞来石上朝东远眺,东京风光,尽收眼底。诗云:“此石不知从何来,雄奇突兀自成材,亭亭玉立云霞外,疑是严陵一钓台。”

山巅之北是“百丈泉”,一块巨石从山巅直插海底,石上镌有“万丈丹梯”四个大字。诗云,“闻说丹梯有万寻,幽崖迢遍旦出阴,谁能从此凌云上,直入蟾宫抱月吟。”

南太武山,古时曾是军事要地,据《海澄县志》载:“巅有石城,称建德城。”据传,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路博德将军率领汉兵数万,攻入南武,南越王赵建德率数百人与丞相吕嘉夜由海道逃至南太武山,筑建德城屯兵,长期扼守。

从山巅向西北下行,便到叠岩深处的“安乐窝”,这里怪石盘松,别具幽静深沉的风韵。“洞深一丈余,广五丈余,高近一丈”,一块约50平方米的巨石板,覆盖洞顶。相传历代战乱,村民至此避乱,皆获安全,洞口镌有“天然安乐窝”五个大字,洞中空气清幽,洞外翠竹苍郁,置身其中,如历仙境。

南太武山又是一座天然中草药库,生长着近百种野生草药,其中名贵的“太武香菇”驰名海内外。相传宋祥兴元年(1278年),赵昺被元兵从泉州追到厦门港后,抛舟上南太武避难,因在途中中暑,侍从采来几枞太武香菇,熬成药汤,少帝服后,顿觉精神清爽,遂解暑疾,便令人将余下的香菇节,植在石壁边。从此,太武香菇就多生长在石壁缝中,茎梗也比较短。

解放后,人们在山间修建水库,造林种果,开辟茶场,使古老的名山,风光更加绮丽,登山纵览,真可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