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SISU),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语高等学府,坐落在嘉陵江畔、歌乐山麓,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外语高等院校,是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学院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3年5月4日更名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的校名,沿用至今。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四川外语学院已从最初单一的俄语专科院校发展成为有俄、英、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朝鲜等语种和法学、新闻学、国际经贸、对外汉语、广告学、旅游管理、中文等专业,包括研究生和本专科教育、应用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国语大学。学院设有俄语、英语、英语语言文化、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中文7个系,国际法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东方语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7个二级学院,成都学院、南方翻译学院2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部拥有二十多年研究生教育经验,有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16个硕士点,其中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学院还设有留学生部、教育部直属出国人员培训部和国务院机电外贸培训中心,有“托福”、“雅思”、“GRE”、“TOPE”、翻译资格、计算机等级国家级考试点和重庆市干部外语培训点。
四川外语学院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二十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兄弟院校在师资培训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重庆、四川等地办有附属或附设外国语学校。
四川外语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现有在校学生近9000名。四川外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外语语言文学优势,注重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各类外语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在重庆市率先实行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我院和西南政法大学在校本科生可跨校攻读外语、法学第二学位,校内实行跨专业、跨院系的主辅修制,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和渠道多样化的新机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能很快适应社会,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100%,本专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四川外语学院培养的人才质量。五十多年来,川外已为外交、外事、外贸、国防、教育、科研、管理、新闻、出版、旅游及其他部门培养高级涉外人才六万余人,其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拥有一个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下设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英美文学、北美研究、翻译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外文化比较、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俄罗斯问题与国际关系、高等教育、重庆文化与旅游等11个研究所。学院有3种正式出版刊物,其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为外语类核心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之一。
四川外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在校教职工851名,其中专任教师465人,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并形成了一支60人的博士教师群体;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研习过。先后有美、英、法、德、日、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400名外籍专家、学者和教师来校任教或讲学。
四川外语学院图书馆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丰富,语言工具书、各类专业文献和中外文期刊齐备。学院教育技术中心有各种现代化视听设备、音像资料和网络查询终端等设施,装备有先进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室、自主学习的数字化选听室等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达2116个,为现代化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四川外语学院正在建设成为以外语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互相交叉渗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